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工程地质
四川盆地油气区地温分布特征
四川盆地油气田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盆地北及西北部主要凝析油气田,中部多油田、气田,南部、西南部则为气田。把它同地温分布相对照发现其间有明显地对应关系。西北部的油气层主要为三叠系雷口坡组,地温为79-95℃,深3000-4000m,地温较低,为疑析油气田;中部油气层主要为侏罗系自流井群,三叠系香溪(或须家河)组和雷口坡组,埋深2000-3000m地温70-90℃,最深奥陶系气层深4500m,地温为136℃;西南部储气层位较多(自侏罗系自流井群到奥陶系均有天然气产出),主要气层为三叠系香溪(须家河)组,雷口坡及嘉陵江组,除此以外在飞仙关组和二叠系、奥陶系地层中也含有丰富的天然气,它们的埋藏深度较浅,一般在600-2500m之间,个别可达3000m左右,地温在40-110℃。从地温的分布亦可大体看出,随着地温向西南增高,油气田的分布也从凝析油气田逐渐变为天然气田,而且油气藏的埋深也随之变浅,这些现象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与在不同的温压条件下,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转化分不开的。现已清楚,石油是在一定的温度下由有机质变化而来的,.在温压条件改变后,石油将演变(热裂)为天然气,并在适当的地质构造条件下保存起来,如果构造被破坏,天然气将逸出而消失。因此,从现代地温分布研究着手,将有助于揭露油、气形成及其演化的规律从而为勘查油气田提供有力的论证。
由上述讨论可知,四川盆地1000m深平均地温为40℃,2000m深为60℃,3000m深为85℃,平均地温梯度为2.45℃/100m。由此可见,地温与地温梯度都偏低,这与盆地的地质发育历史比较稳定是吻合的。同时通过对地温分布的控制因素的讨论,可以认为,盆地地温场的形成主要是传导形成的,即由地壳深部的热向上传导,并在浅部基底构造形态的影响下使地温 重新分配而形成的。在一些地区虽然由于地下水活动而产生地温的局部变化,但它在盆地的地温场的形成中,作用并不象华北盆地那样显著。在那里地下热水沿断裂上升形成了大量地热异常区,表明地下热水对流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同时,盆地地温的高、低与天然气和凝析油田的分布关系是明显的,这对探讨盆地中油气的生成、分布、储藏以及找寻、勘探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的。
由上述讨论可知,四川盆地1000m深平均地温为40℃,2000m深为60℃,3000m深为85℃,平均地温梯度为2.45℃/100m。由此可见,地温与地温梯度都偏低,这与盆地的地质发育历史比较稳定是吻合的。同时通过对地温分布的控制因素的讨论,可以认为,盆地地温场的形成主要是传导形成的,即由地壳深部的热向上传导,并在浅部基底构造形态的影响下使地温 重新分配而形成的。在一些地区虽然由于地下水活动而产生地温的局部变化,但它在盆地的地温场的形成中,作用并不象华北盆地那样显著。在那里地下热水沿断裂上升形成了大量地热异常区,表明地下热水对流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同时,盆地地温的高、低与天然气和凝析油田的分布关系是明显的,这对探讨盆地中油气的生成、分布、储藏以及找寻、勘探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的。
上一篇 > 河西走廊地区地质概况
下一篇 > 四川盆地的地质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