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准则

  (一)调查的精度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经济建设、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工作。现阶段工作比例尺(精度)主要有1:250 000、1:100 000、1:50 000;其中1:250 000、1:100 000比例尺为水文地质普查阶段,1:50 000为详查阶段,1:10 000或更大比例尺为勘探阶段,属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范畴。
 
  一般意义上的水文地质调查比例尺(精度)为1:250 000至1:50 000,最为普遍。高精度工作应在低精度工作的基础上进行。
 
  (二)调查的主要目的1)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管理,国土开发与整治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区域水文地质资料。
 
  2)为城市建设和矿山、水利、港口、铁路、输油输气管线等大型工程项目的规划,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3)为更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勘查,城镇、工矿供水勘查农业与生态用水勘查、环境地质勘查等各种专门水文地质工作提供设计依据。
 
  4)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学科的研究提供区域水文地质基础资料。
 
  (三)调查的基本任务1)查明或基本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含水层系统或蓄水构造的空间结构及边界条件,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及其变化,地下水水位、水质、水量等。
 
  2)查明或基本查明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条件,地下水的年龄及更新能力。
 
  3)查明或基本查明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查明或基本查明地下水开采历史与开采现状,计算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评价地下水开采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
 
  5)查明或基本查明存在或潜在的与地下水开发利用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的种类、分布、规模大小和危害程度,以及形成条件、产生原因,预测其发展趋势,初步评价地下水的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提出防治对策建议。
 
  6)采集和汇集与水文地质有关的各类数据,建立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
 
  7)建立或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点,提出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的优化方案
 
  (四)基本方法1)调查工作应以地下水系统等现代地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遥感( RS)、全球定位系统( GPS)、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地质学、数值模拟、地理信息系统( GIS)等技术方法,采用资料收集、遥感解释、水文地质测绘、物探钻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取样测试、模拟分析、综合研究等手段。
 
  2)调查中要充分收集气象、水文、土地利用、地质、水文地质、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地质、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综合研究'重视资料的再开发利用。工作中应加强综合研究,始终贯彻野外工作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对与区域地下水形成有关的地质构造、岩相古地理、古水文地质条件、同位素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等开展专题研究。
 
  3)调查工作应以地下水赋存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为重点;加强地下水的资源生态与环境功能的评价,提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为目标。
 
  4)勘探深度应达到有开发前景的含水层(组)底板,除计算地下水资源总量外,还应结合地区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计算有开发前景地段的地下水资源量。为便于使用,可将区域水资源量按行政区分配到县(市)。应对地下热水矿泉水资源进行分析统计。
 
  5)水文地质调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量应根据调查区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结合调查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环境地质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