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

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编制内容及原则

  主要内容包括:
 
  (1)主图(1:2.5万或1:5万平面图,并附图例)。
 
  (2)剖面图。
 
  (3)辅助图件。
 
  (4)说明书。
 
  主图反映多种水文地质因素,并有重点地突出含水岩组的富水程度。基本原则是,立足于地下水资源的分布规律,考虑水资源的综合评价,突出地下水资源远景区,兼顾一般水文地质条件。潜水与承压水,松散岩层和基岩的含水岩组皆表现在一张图上。若下伏有主要含水岩组则以隐伏型加以表示,并有一定数量的代表性控制水点,以便尽可能反映较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
 
  主图的主要水文地质内容
 
  (1)含水岩组的分布。一般是数个含水岩层的集合体,且常处在不同的层位,因而要求以地质时代确定含水岩组的垂向顺序。
 
  (2)含水岩组的富水程度。由于比例尺和研究程度所限,除以水点资料圈定外,少数地区也可以依据类比法确定岩组相对富水性的强弱。研究程度较高,含水层富水性变化则应以井(孔)涌水量的大小圈定,其富水程度的指标数则在图例中标明。
 
  (3)反映含水层的顶底板的埋藏深度,潜水、浅层承压水或深层水水位埋深,各类双层含水层结构以及下伏含水层顶板埋深及富水性。
 
  (4)地下水化学类型及矿化度的表示。地下水矿化度分级、热矿水、肥水和超标的有害微量元素的分布。
 
  (5)典型的自流水盆地。自流水盆地的界线以及自溢区均以特殊形式表示。
 
  (6)地层(或岩体)代号及其界线。地层划分主要依据含水岩组需要适当简化合并,或进一步细分至段。
 
  (7)地质构造表示。与地下水有关的深大断裂带、断陷盆地、深大断陷带等。
 
  (8)地表水系。注意水文地质要素与地表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反映地下水的补给、排泄以及区域地下水径流与地表水系的关系。
 
  (9)代表性的控制水点。如著名的泉、有代表性的井(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