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国家政策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十四五”我国各地这样绘制地热发展蓝图

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了首份“地热能开发利用规划”,推动了地热能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热能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占全球的38%,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地热能产业正成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主力军。

 

日前,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十四五”地热能发展将进入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新的阶段。近期以来,我国多地发布地热能相关专项规划,纷纷布局地热能产业发展,比较各地地热产业的发展经验和未来规划,有怎样特点和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八部委:2035年,地热供暖(制冷)地热发电力争比2025年翻一番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意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地热能发展宏伟蓝图。

 

根据《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各地基本建立起完善规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流程,全国热能开发利用信息统计和监测体系基本完善,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比2020年增加50%,在资源条件好的地区建设一批地热能发电示范项目,全国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比2020年翻一番;到2035年,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及地热能发电装机容量力争比2025年翻一番。

 

北京市“十四五”地热资源将成最重要矿种

 

近日,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了《北京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地热资源将成为首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最为重要的矿种。《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2021-202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35年。

 

《规划》提出围绕地热开发利用需求将开展五大任务,进一步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推动资源利用转型。一是优化深层地热资源开采利用布局;二是推动深层地热资源供暖高效利用;三是促进浅层地热能资源规模化应用;四是推进中深层地热资源换热技术开发;五是加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

 

《规划》提出重点勘查开采地热资源,禁止新增其它矿产勘查开采审批。加强地热资源勘查及基础地质调查,为城市建设和清洁能源利用提供基础支撑。重点促进地热资源供暖利用转型,实现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加快推动浅层地热能资源有序开发,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降低碳排放强度,促进资源转型。规划期内,促进现有的非供暖用途的采矿权供暖利用转型,不能实现供暖转型的采矿权到期后不再延续。

 

烟台市地热水资源开采总量不超过135万立方米/年

 

山东省烟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的《烟台地热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21-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烟台市将加强地热规划管控,优化开发布局,规范开采秩序,创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建设美丽烟台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以2020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规划》阐述了烟台市地热资源勘查、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总体布局、保障措施等,是烟台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 

 

根据规划目标,到2025年,建立起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机制。地热探矿权控制在2个之内,地热采矿权控制在14个之内;地热资源勘查、开采秩序趋于规范,无序无度勘查开发得到有效遏制,全市地热水资源开采总量控制在135万立方米/年以内;地热资源多元化综合开发利用模式初见成效,地热水梯级利用,尾水排放全部达标;地热资源保护有力,主要地热田地热水动态监测体系建立。到2035年,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机制建成完善,地热资源勘查、开采秩序规范,地热水梯级利用方式系统化、科学化,地热水动态监测系统全市覆盖。

 

开封市十四五”将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400万平方米

 

河南省开封市发改委起草制定的《开封市十四五地热供暖发展规划(2021-2025)(征求意见稿)》显示,“十四五”规划期间,开封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400万平方米。

 

发展目标提出,2021-2022年开封市新增地热供暖面积250万平方米,每年替代标煤7.25万吨,每年碳减排量18.12万吨,总投资8.75亿元;2022-2023年开封市新增地热供暖面积450万平方米,每年替代标煤13.04万吨,每年碳减排量32.61万吨,总投资15.75亿元;2023-2025年,开封市新增地热供暖面积700万平方米,每年替代标煤20.29万吨,每年碳减排量50.72万吨,总投资24.5亿元。“十四五”规划期间新增地热供暖面积1400万平方米。

 

根据远景展望,开封市可通过规模效应吸引地源热泵整机厂家入驻,带动地热能工程同步建设。并逐步引进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促进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相关配套企业聚集发展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在2025年逐步完成产业链。远期可通过加大关键设备和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热泵换热器等关键设备的技术水平,通过并购重组打造品牌、做强做大。

 

南昌市:2025年地热水和矿泉水开采产值达15亿元

 

近日,江西省南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南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公示稿)》(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期内,南昌市将加大全市地热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发展医疗养生温泉产业和地源热泵供暖产业,推进地热水的综合利用

 

2020年底,南昌市保有地热水可开采量8726立方米/日,根据规划目标,2025年,南昌市预期可开采地热水新增2000立方米/日。2025年,预期全市地热水和矿泉水开采产值达到15亿元。

 

《规划》提出,以区(县)域范围为基本单位,进行南昌市勘查开发区域综合分区,细分为大昌南地区、湾里地区、进贤地区共三个区进行差别化管理。根据鼓励政策,优先出让地热、矿泉水探矿权,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鼓励地热、矿泉水等矿权、资本、技术以各种形式进行合作开发利用。推动地热水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地热生态康养产业和矿泉水产业。

 

襄阳市: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清洁供暖示范工程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襄阳“十四五”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稿显示,“十四五”期间,襄阳市将大力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应用

 

征求意见稿提出,在资源条件适宜地区,优先发展工业余热再生水源热泵,积极发展地埋管地源热泵地表水地源热泵,适度发展地下水地源热泵,规模化推进浅层地热能建筑利用。同时,深入开展地热能建筑规模化应用试点示范工程建设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推进以“汉水”利用为核心、中深层地热为辅助的可再生能源区域规模化应用。推动在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低碳生态城(镇)、绿色重点小城镇建设中,充分利用区域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作为约束性指标,实施集中连片推广。另外,加强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探与应用潜力评估,开展中深层清洁供热新技术和实施工艺研究,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清洁供暖的工程示范,提高地热能供暖的利用规模。

 

宁海县:构建地热能“一核一片多点”发展格局

 

为促进地热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2021年10月26日,浙江省宁海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联合发布《浙江省宁海地热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以下简称《地热规划》)。

 

地热规划》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旅游资源配置、交通位置、区位条件、相关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配置的原则进行,宁海县共设了包括深甽南溪勘查区、长洋-塘下勘查区、岔路江家勘查区等9个规划勘查区。结合温泉资源现状以及相关规划,从全县自然生态资源、历史文化赋存、经济发展基础、城乡建设格局等领域出发,总体构建“一核一片多点”格局。“一核”,即宁海森林温泉旅游度假区;“一片”即西部温泉度假生态旅游片;“多点”即众多温泉旅游景点和地热资源利用点。

 

西藏2030年,西藏地热发电达1000兆瓦,地热供暖达2000万平米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日前在出席西藏地热产业论坛”发表演讲中指出,根据规划,2025年,西藏地热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50兆瓦,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2030年,西藏地热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000兆瓦,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2000万平方米。“十四五”时期,西藏将大力培育地热能产业,保护好生态环境,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将地热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城镇化建设,造福西藏人民。依托温泉资源打造温泉度假、温泉水疗养生、矿物质养生等特色文旅小镇。打造西藏 “温泉之县”、“温泉之镇”、“温泉之村”品牌。

 

贵州“十四五”将新增地热供暖制冷面积2000万平米

 

日前,贵州省能源局新能源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贵州省将加快推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应用,力争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400万平方米。“十四五”期间,贵州省计划新增2000万平方米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2025年末贵州省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达2500万平方米以上。

 

根据相关资料估算,贵州省浅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2.1亿吨标煤,可供建筑供暖制冷面积229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能资源量每年相当于7994万吨标煤,可供建筑供暖制冷面积8.84亿平方米。“十四五”期间,贵州省将围绕城镇集中区、城市功能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旅游景区“五区”驱动,加快推动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