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钻井

地热井金属井管腐蚀的基本原理

  金属的腐蚀是指金属在周围介质(大气、土壤和地下水)作用下,由于化学变化、电化学变化或物理溶解作用而产生的破坏。它包括金属材料和环境介质两者在内的一个具有反应作用的体系。从热力学观点看,绝大多数金属都具有与周围介质发生作用而转入氧化(离子)状态的倾向。因此,金属发生腐蚀是一种到处可见的自然现象。
 
  自然界中多数金属通常是以矿石形式存在的,即以金属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铁在自然界中多为赤铁矿,其主要成分是Fe203,而铁的腐蚀产物——铁锈,其主要成分也是FeO3。可见,铁的腐蚀过程就是金属铁恢复到它的自然存在状态(矿石)的过程。但若要从矿石中冶炼金属,则需要提供一定的能量(热能或电能)才可完成这种转变。所以金属状态的铁和矿石中的铁存在着能量上的差异,即金属铁比它的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自由能。
 
  所以,金属铁具有放出能量而回到热力学上更稳定的自然状态——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及其他化合物的倾向。显而易见,能量上的差异是产生腐蚀反应的推动力,而放出能量的过程便是腐蚀过程。伴随着腐蚀过程的进行,将导致腐蚀体系自由能的减少,故它是一个自发过程。
 
  从热力学的观点看,金属腐蚀破坏是因为金属材料处于不稳定状态,它有与周围环境介质发生作用转变成金属离子的倾向。地下金属井管腐蚀、结垢与破坏影响因素较多,并且其腐蚀过程复杂。但是,从宏观上来看,可把井管破坏的基本特征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两大类。
 
  对于地热井,其腐蚀主要类型主要是电化学腐蚀,并且其危害也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