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结合杨浦知识创新城区规划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资源节约的理念,已成为全球共识。去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减少40%~45%。推进包括浅层地热能在内的新型能源开发利用是实现这一承诺的重要途径。随着地源热泵系统建筑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使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有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实践表明已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是提倡绿色能源,发展生态城区、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也是杨浦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区、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的内在要求。
 
  现结合杨浦知识创新城区规划交流探讨杨浦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1 杨浦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历史和总体条件.
 
  1.1 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历史.
 
  黄浦江沿岸的杨浦区曾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建国后即成为上海最大的工业区,拥有大量的工厂企业。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十七棉、十九棉等棉纺厂就开始对杨浦区浅层地热能进行开发利用:当时主要采用地下水人工回灌作为冷水体空调降温系统运用于厂房的夏季降温。
 
  1.2 浅层地热能总体条件.
 
  杨 浦 区 位 于 上 海 中 心 区 的 东 北 部 , 总 面 积60.61km2。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可供开发的建设用地面积55.54km2中,商办用地约2.5km2,工业仓储用地约9.94km2,商品住宅用地约17km2。
 
  按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适宜程度划分:杨浦区大部分区域位于较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区域南部地段,分布面积约43.3km2;中等适宜区主要分布在区域西北地段,分布面积约17.1km2。
 
  杨浦区浅层地热能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较大,主要体现在换热功率和可服务建筑面积两方面的数据:
 
  制冷功率约1610MW,制热功率约1370MW;供冷建筑面积1048万m2,供暖建筑面积1617万m2。
 
  若杨浦区浅层地热能被充分开发利用,则每年节能总量约12.4万吨标煤,可减排二氧化碳排放30.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481吨。
 
  型可再生能源方面,不断探索尝试,克服瓶颈,将引领与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以新江湾城国际社区、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连路国际总部研发集聚区、滨江发展带五大功能区的逐步开发为契机,在规划编制、土地出让、方案审批、规划验收等各环节全过程得积极推进浅层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主要做法是:坚持规划引领,国有土地出让时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绿色建筑建设以及节能减排的要求,在规划审批阶段提出指导性要求,并严格规定建设项目的绿色建筑方案必须提交区规委会审定,以此逐步在住宅、办公楼、高级宾馆、学校、幼儿园、商场、医院、敬老院、档案馆、体育场馆等建筑物类型上推广利用浅层地热能
 
  2.1 新江湾城国际社区规划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新江湾城已经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认定为“联合国环境友好城市生态城区建设示范项目”。根据已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新江湾城社区将根据生态化、智能化、国际化的定位,打造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居住社区。我们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杨浦区新江湾城绿色建设导则》,包括自行车环通道、自行车租赁点等在内的绿色交通方式;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雨水,智能电网,供电网络、信息网络、无线宽频三网合一,并在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过程中,提出建筑物利用新型能源的指导性要求,推进浅层地热能的应用。
 
  在去年出让的新江湾城C4地块挂牌文件中,我们提出了包括绿色建筑等级、节能要求、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要求、绿色评价标示要求等详细的《绿色标准》,从出让地块时就将项目建设引导向绿色、环保、生态方向。其中,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要求中就包括浅层地热能的应用,同时,对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规模提出了量化指标。
 
  2.2 五角场城市副中心规划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定位主要以知识创新区公共活动为特色,是融商业、金融、办公、文化、体育、科研以及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市级公共活动中心,是一个以科教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聚居区和市级商业中心,是上海市总体规划确定的4个市级城市副中心之一。在五角场副中心的规划和开发建设中,“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已成为核心标准,在城市建设与项目开发运营进程中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其城市开发生态标准,五角场副中心的开发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以及包括浅层地热能在内的新型能源,同时重视智能交通、区域非传统水源、区域绿色建筑、区域绿色施工、屋顶资源化的建设,体现了城市生态建设的较高水平,并在城市整体开发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领域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绿地杨浦汇创国际广场”是五角场副中心浅层地热能利用的范例。该项目运用了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地源热泵、热湿独立控制、空心楼盖等新技术,建筑设计总体节能65.3%,建设部将其列为2008年第一批绿色建筑。项目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作为空调热源,对建筑物进行空调供暖以及热水供应。
 
  2.3 大连路国际总部研发集聚区规划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规划将大连路地区定位为以知识创新为特色,以知识杨浦为载体,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功能的跨国企业总部研发集聚区,以国际科技研发为支撑,以科技办公、科技商务、科技中介为主要业态,集聚国内外知名企业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一批功能性项目已陆续启动、建成,国内外科技企业总部、研发和采购中心的逐渐进驻,将打造出一条较为完善的科技产业服务链,从而与陆家嘴、外滩等区域的功能实现互动。根据区域定位,在项目建设中充分重视新能源开发利用,着力提升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的节能、环保、新能源应用的现代服务业示范效应。
 
  “西门子上海中心”是大连路总部研发集聚区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范例,该项目由4个单体建筑以及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近5万m2,节能率大于65%,集智能空调系统、高度节能、使用舒适及清洁维护简便等特点于一体。该项目设计一套地源热泵系统,对C楼餐厅的组合式空调机组进行预冷预热,夏季提供300kw冷量,冬季提供370kw热量,使整个项目成为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典范。
 
  2.4 滨江发展带规划和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杨浦拥有15.5km长的滨江发展带,重点发展亲水岸线、工业博览、文化休闲、科技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条从“工业文明”走向“知识文明”的发展长廊。
 
  在滨江地区开发浅层地热能,充分发挥了杨浦滨上海国土资源江段天然的地理优势。在去年开展的“上海杨浦滨江总体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工作中,杨浦区明确“后世博”杨浦滨江发展的功能定位和形象定位,尤其在公共空间和公共环境建设方面,推广低碳节能建筑、可再生能源开发,坚持规划引领,在开发浅层地热能的同时确保对地下空间资源或者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并满足环境保护要求,从而推动节能产业集聚发展,推进资源两型城区和低碳城区建设,促进“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
 
  战略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具体实现。
 
  3 杨浦区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政策机制.
 
  3.1 创新工作机制,搭建工作平台.
 
  调动依靠各政府职能部门的资源和积极性,借用专家资源和企业之力,三方紧密配合,制定出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工作目标,明确职责,形成合力,扎扎实实地推动我区的既有建筑和新建项目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走可持续、可循环的城市建设发展之路。
 
  3.2 制定可操作的标准,规范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充分运用现有的信息、资源,制定出符合杨浦实际的切实可行的推进标准,规范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工作。
 
  3.3 推进示范性项目建设.
 
  进一步推进具有代表性与示范性的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建设,从而探索形成一条在城市建设中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可循环之路,为后续项目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4 加强业务指导与行政管理,促进产业发展.
 
  在项目审批方面,对示范项目,加强指导推进,落实监督措施;对其他参与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项目加快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制定鼓励和激励的办法,从而引领建筑市场的发展方向,打造一批低能耗建筑与绿色建筑的亮点,实现项目落地。
 
  4 结语.
 
  目前浅层地热能在杨浦区能源使用结构中占的比例还不高,随着能源结构政策的调整和地源热泵技术的逐步提高完善,浅层地热能必将成为杨浦区今后开发利用中重要的新型能源,在建筑物供暖制冷中,浅层地热能所占的比重也将愈来愈高。
 
  杨浦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将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作用,以进一步推进杨浦区的节能减排工作、提升新型能源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