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天津地热保护目标

  (1)提高热利用率 提高地热利用率,必须控制尾水排放温度:至2010年,60%地热站排放温度不高于25e;至2015年,75%地热站实现排放温度不高于25e;有条件的地热站,排放温度不高于15e。该目标首先在限制开采区强制实行,逐步向其他区域推广。
 
  (2)提高回灌率 在全市整个区域通过积极推行地热回灌开采模式来提高回灌率[6]。
 
  至2010年,在所有对井回灌开采系统中,回灌率达到70%;在地热供热系统中,回灌开采系统占供热系统总数的15%,新增地热供热项目采灌系统为100%;在地热资源开发总量方面,回灌率达到25%;至2015年,在对井回灌开采系统中,回灌率达到80%;在地热供热系统中,回灌开采系统占供热系统总数的20%,新增地热供热项目采灌系统为100%;在地热资源开发总量方面,回灌率达到30%。
 
  (3)改造地热利用系统 一些传统地热站,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合理、不规范的问题,必须有计划地进行改造,特别是要对资源浪费严重、效益低下的地热利用系统进行必要的强制性改造,并予以政策技术支持。首先对限制开采区中的地热利用系统进行改造,至2010年100%完成系统改造;控制开采区的改造工作要积极引导,至2010年50%的地热利用系统完成改造,2015年全部完成改造。鼓励开采区中多数地热项目为新建系统,要本着高起点、高标准建站,同时至2010年完成对个别老系统改造工作。探采结合区在审批时,要求按最新规范和技术标准建设。
 
  (4)改建动态监测网 目前,天津市地热井动态监测网在均衡、全面、稳定等方面存在问题。数据采集手段原始、效率低、受外界因素影响大、不能满足资源评价规划编制的要求,故动态监测网布局调整和建设要纳入保护之中。
 
  ①采取动态监测/双轨制0,即传统的人工方法和自动化监测同时使用,避免由于自动监测技术方面的不稳定而丢失原始数据;②在自动化监测系统稳定性达到标准后,全面建立网络化、自动化监测系统,人工方法的重点是检查、补测、维护;③2006年对动态监测布局进行调整,满足平面均匀分布,纵向兼顾各热储的实际需要;④二年内完成动态监测网的布局调整和建设工作。
 
  (5)建设示范工程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涉及众多领域,尤其是有些新技术、新工艺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中非常需要示范工程的带动。选择不同的热储类型扩大利用领域,建立起集约化利用方式的旅游农业医疗矿泉等地热示范工程2 ~ 3个,并在管理过程中以示范工程为样板,推广应用示范工程技术,起到以点带面,全面提高的作用。
 
  (6)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 依据《天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大地热资源勘查力度。在探采结合区要进一步进行勘查工作,力争在探明2 ~ 3处大型地热田、2 ~ 3处中型地热田的基础上,2010年实现地热资源实际开采量3 300万m3。在限制开采区、控制开采区和鼓励开采区进一步加大科学研究工作。
 
  (7)落实生态环境保护 开发利用地热水可能会引发土壤盐碱化、热污染和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
 
  ①土壤盐碱化 天津除部分区域奥陶系地下热水矿化度较高(4 ~ 5g/L)外,其它地区地热水的矿化度均在2g/L左右。因此,除部分区域奥陶系地热水外,天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一般不会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对于矿化度较高的奥陶系地下热水,可采取回灌措施,避免对周围土壤环境的影响。
 
  ②热污染 国家对热污染的界定标准是35e,目前天津市地热尾水排放温度均高于35e,存在热污染。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采用地227 第3期 马凤如等:天津地热资源现状与可持续性开发利用问题板辐射供热热泵供热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地热资源利用技术水平,降低地热尾水排放温度;二是采取回灌措施,不向环境排放。
 
  ③地面沉降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埋深小于600m的地下水开采会引起地面沉降,600m以下新近系热储及基岩热储的开采一般不会造成地面沉降。一般可通过回灌维持热储压力,以减缓地面沉降。
 
  天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地热利用率低和回灌量少等问题,只有依据分区管理、总量控制、强度控制、利用方式控制和优化配置的保护原则,针对不同的开采类型区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及保护目标,并且地热资源必须走回灌开发道路,增加回灌井,提高回灌率才能实现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