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江西地下温泉地质结构
平博·PINNACLE中国热能地热能+多能互补新闻网讯:江西地处环太平洋地热带东南地热区的西北缘, 是我国温泉分布较多省份之一。按高于25℃统计, 全省现有温泉80处, 其中60~82℃的高温温泉16处, 40~59℃的中温温泉37处, 25~39℃的低温温泉27处。江西温泉的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钠型为主, 其他有重碳酸型、硫酸钠型等;全省温泉大多数为微矿水, 即矿化度小于1000mg/L。此外, 按地下热水形成与赋存条件, 全省温泉划分断块山区型和沉降盆地型2种基本类型。
地理分布特征
从温泉形成的地质构造条件上看, 江西温泉的分布受区域性大构造的控制, 特别是活动性大构造的控制。江西省温泉的分布与新生代的地质构造特征相一致, 主要受NNE, NE, NW以及EW向断裂带控制。全省可划分为3个受NNE向构造带控制的温泉带和受N构造带与南岭EW构造复合控制的赣南温泉区, 以及16个温泉集中分布区。从地理区域上看, 江西温泉资源的分布具有以下特征 :
(1) 分布范围广泛。除南昌市、萍乡市和新余市外, 温泉资源分布于赣州市、宜春市、九江市、抚州市等8个设区市的41个县 (市) 。
(2) 地域分布不均, 西部和南部最为集中。赣南是江西温泉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赣州市有温泉42处, 主要分布在寻乌县、安远县、龙南县、全南县、上犹县, 局部地区呈密集面状分布。赣西有温泉资源16处, 主要分布在武宁县、修水县、靖安县、铜鼓县, 总体呈带状分布。
(3) 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江西温泉主要为断块山区型和沉降盆地型2种基本类型, 断块山区型温泉主要分布在赣西方向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罗霄山隆起带和赣东南、赣南方向的武夷山—九连山隆起带上;沉降盆地型温泉是沉降盆地传导型中低温地热资源, 主要分布于隆起区的山间盆地内, 为“山间盆地型”温泉。
常温层以下的内热带中温度随深度的变化以“地热增温率”表示。各地地热增温率差别很大,这与地质条件、岩石的导热性能、火山与岩浆活动情况、地质构造的情况以及水文地质因素有关。在近代火山与岩浆活动区,地热增温率很高,约每深百米增温6-8℃,在正在喷发和不久前喷发的活火山区地热增温率更高,每深百米增温可达几十度。在地壳运动不活跃的古老结晶岩地区,地热增温率很小,每深百米增温小于一2-4℃,平均每深百米增加3℃。
江西温泉的分布受区域性大构造的控制,特别是活动性大构造的控制,这除与构造的透水性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区域性大断裂可以控制热源。
江西温泉水温为 23~84℃,属中低温水热系统。50℃以上的温泉有 26 处,37~50℃的 25 处,低于 37℃的约 47 处。PH 值在 5.3~8.7 之间,为中性偏弱碱型。涌水量多为 1~3L/s,矿化度一般在 0.3~0.5g/L 之间。江西温泉水温为 23~82℃,属中低温水热系统。50℃以上的温泉有 26 处,37~50℃的 25 处,低于 37℃的约 47 处。PH 值在 5.3~8.7 之间,为中性偏弱碱型。涌水量多为 1~3L/s,矿化度一般在 0.3-0.5g/L 之间。
上一篇 > 剖析!温泉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内容主要体现
下一篇 > 江西温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