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勘查

关于我国地质勘查投入若干问题的辩证分析

  地质勘查是指运用地质(球)科学的理论及相关技术、方法、手段,调查、研究和认识地球,寻找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类矿产资源,并为改善人类居住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实施工程建设提供地质信息服务。近10年来,我国地质勘查市场持续繁荣,地质勘查投入持续增长。辩证分析持续增长的地质勘查投入中的某些问题,对提高地质勘查投入的效率和地质勘查对国内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促进地质勘查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质勘查投入持续增长,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据国土资源部有关资料统计,全国地质勘查(非油气)总投入已由2000年的24.54亿元猛增到2011年的443.49亿元,增长了17倍(表1)。[1]其中,中央财政投入由2000年的14.4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3.81亿元,增长了4倍多;地方财政投入由2000年的2.5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3.75亿元,增长了39倍多;社会资金投入由2000年的7.4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65.92亿元,增长了近35倍。从占地质勘查总投入的比例来看,中央财政投入占地质勘查总投入的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53.00%下降到2010年的13.77% 和2011年的16.64%。地方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比较平稳,2001年以来基本在20%左右徘徊。而社会资金投入占地质勘查总投入的比例则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0 年的30.52% 上升到2010 年的59.18%和2011年的59.96%,已成为地质勘查资金的主要来源,反映了社会资金参与地质勘查的积极性高涨。可以看出,公益性地质工作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日益凸显,但与用公益性地质工作这个“四两”来拨动和推动全国地质工作这个“千斤”的要求还有差距。
 
  2 地质勘查投入持续增长,但出现了与其他地质勘查生产要素之间的不协调地质勘查生产能力包括三项基本生产要素:①资金,即地质勘查投入;②地质勘查队伍,包括人员、人的技能和相应的技术装备;③地质勘查的空间,包括陆地和海洋。根据“木桶理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地质勘查最大的生产能力取决于这三个基本要素中最短的要素。要提高地质勘查能力,必须着眼于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找出短缺板块,充分利用闲置要素。
 
  当前,我国地质勘查生产能力从总体上来考察,存在着基本生产要素之间的不协调。在地质勘查投入持续增长的同时,其他地质勘查生产要素并没相应增长,特别是地质勘查队伍(技术劳务)的生产能力增长缓慢,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地质勘查行业统计报表》显示:2010年与2009年相比,地质勘查装备净值减少19%,地质勘查从业人员增长1.9%,从事地质的技术人员增长4.8%,地质勘查技术骨干增长2.7%。这四项指标的增长,远远低于同期地质勘查投入的增长(34.36%)。这其中固然有地质科技进步和地质勘查人员劳动技能、劳动积极性提高等因素,提高了地质勘查人员的找矿效率,但这些因素毕竟不可能在短期内立竿见影。在这种情况下,人均承担的地勘费大幅增加。以某省为例,2010年该省地勘费投入12.9亿元,比2009年的10亿元增长29%;2011年该省地勘费投入24.1亿元,比2010年又增加接近90%。这个省还在要求继续加大投入,规划今后四年(2012~2015年)再投入150亿元,平均每年37.5亿元。2010年,该省从事地质工作人头全算上,人均消耗地勘费36万元。而技术骨干,一个人要承担几个地质项目的设计和报告的编写,明显力不从心。
 
  3 地质勘查投入持续增长,但地质勘查供需矛盾依然突出虽然近10年来地质勘查投入持续增长,但地质勘查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对地质勘查工作提出了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目标和任务;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必然增加对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环境调查等的需求;国家一系列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也需要地质勘查工作来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9年7月完成的《中国矿业发展战略研究》指出,在未来的40年中,我国工业化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消耗强度将是各个发展时期最高的,而且在达到消耗强度高峰后,降到较低的水平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矿业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矿产资源供给。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地质勘查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地质勘查投入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从历史上看,包括油气地质勘查在内的地质勘
 
  查总投入占全国财政支出比例变化趋势,大致划分为5个阶段(部分资料据钟自然):①第一阶段(1950~1957年):快速增长阶段。这个比例逐年大幅度上升,由1950年的0.01%上升到1957年的1.9%。②第二阶段(1958~1987年):相对稳定、有所波动阶段。在1.4%~2.1%之间波动。③第三阶段(1988~1992年):快速上升阶段。由1988年的1.8%上升到1992年的3.4%(为历史最高点)。
 
  原因是自1988年起,国家实行从石油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油气地质勘查的政策。④第四阶段(1993~2002年):快速下滑阶段。快速下降至2002年的1%。⑤第五阶段(2002年以后):低位徘徊阶段。一直徘徊在1%左右,2010年为0.98%,2011年仅为0.41%。如此低的比例,就为今后财政继续大力支持地质勘查投入提供了可能。
 
  1950~2011年地质勘查总投入与全国财政支出比例变化趋势(单位:%)资料来源:2000年以前数据据钟自然,其余据历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地质勘查总投入包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勘查投入,未统计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横坐标仅标偶数年份。
 
  另外,从矿业产业链大背景来看,据统计,2003~2008年,在全国矿业产业链投资中,包括油气地质勘查在内的地质勘查投入约占4%,采选业投资占36%,矿物冶炼压延加工业占60%。而且,油气行业、有色金属和非金属行业中,下游投资增幅明显快于上游地质勘查投入[4]。矿业产业链投资结构的不平衡,导致上游的原材料供应紧张,影响了矿业发展的后劲。
 
  4 对策建议
 
  面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在既要做好公益性地质工作、又要着力拨动全国地质工作上下功夫。坚决把地质找矿新机制———“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中的“商业跟进”实实在在地放在“基金衔接”之前,发挥好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先行和拉动作用和业务支撑作用,全面推动全国地质工作的发展,形成繁荣的地质工作新局面。
 
  2)要探讨简便易行地判断地勘投入与技术劳务相协调的标准。这对提高地质勘查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按照我国当前正在推行的地质找矿新机制,地质勘查出资与地质勘查技术劳务的分离将是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把二者协调好,不仅可以有效地使用国内勘查资源,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地勘费的功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解决地质勘查队伍(技术劳务)生产能力这个短板,从长远看,最有效手段之一,是依靠地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地质勘查装备技术和地质勘查人员的综合找矿素质,同时充分发挥地质勘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地质勘查投入产生最大的找矿效果,从而实现地质勘查投入与其他地质勘查生产要素的协调发展。
 
  3)在各级财政继续大力支持地质勘查投入的同时,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地质勘查,建立地质勘查投入良性循环机制。此外,要继续加大对矿业产业链上游的投入,适度控制中下游投资,遏制落后产能和低附加值产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