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供暖

地热也能供暖? 西藏错那县让温暖走进每家每户

  目前,错那县依靠其境内丰富的地热资源,采用“地热+水源热泵”的供暖原理和“地盘管+风机盘管”的取暖模式,合理利用地热资源,实现了地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错那县县城集中供氧工程总投资8941万元,供氧面积约8万平方米,目前共修建了25个供氧机房,34个县城单位室内供氧管道及设备安装。
  “高寒”一直以来都是西藏自治区错那县的标签。这里平均海拔4400米,年平均气温-0.6°C,极端最低气温-37°C,全年无霜期仅42天,是西藏典型的边境高寒县。
  初到错那县城,天空便下起了绿豆大小的冰粒,让记者感受到了这里别具一格的寒冷气息。面对如此极端的季候,如何取暖便成为摆在错那县群众面前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错那县委副书记、县长布多介绍说,长期以来,错那县群众深受冬季取暖困扰,取暖方式五花八门,多以取暖器、空调,甚至是柴火、牛粪取暖,不但取暖温度难以保障,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和一定的安全隐患。
  但这一情况,在2016年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打造宜居错那,践行“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环境留人”,错那县利用当地丰富的地热资源,总投资5000万元,实施了县城供暖一期试点工程,重点对中小学教学楼以及学生宿舍、县人民医院门诊楼及住院部,五保户集中供养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进行供暖供热面积4万平方米,现已竣工投入使用。
  走进扎西罗布的家中,室内温暖舒适的温度便与户外凛冽的寒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大的客厅中摆满了各类花花草草,而他本人正身穿短袖在家中休息。扎西罗布告诉记者,以前天气寒冷,睡觉的时候被子要盖好几层,在家中衣服穿得也是里三层外三层,根本不愿意在家里面呆。
  “现在好了,在家里穿着短袖也不觉得冷了,喜欢什么花都可以往家里面买了,而且现在都长得挺好的。”扎西罗布说。
  据了解,错那县地热资源丰富,现有22口井,其中深井3口,浅井19口,高温井9口,平均温度56°C,最高出水温度66°C,每小时流量401立方米,2017年错那县进一步实施县城供暖二期工程,总投资1.6亿,主要对县城干部职工周转房、公租房、廉租房以及县直各部门进行供暖,供暖后,平均室温可以达到20°C至26°C,供暖面积达22万平方米。
 
  如今的错那县再也不用为寒冷冬季的取暖问题而发愁,温暖真真切切地走进了每家每户,这其中就包括生活在五保户集中供养综合服务中心的老人们。
  错那县五保户集中供养综合服务中心一共住着102名集中供养的老人,这里的4栋供养用房以及综合楼、食堂等建筑也全部有供暖保障。在供养大厅内是一个绿意盎然的花园,闲暇时,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围坐聊天,进行藏骰等娱乐活动。
  2016年6月,没有子女的仓觉老人和其他五保户一起搬进了供养中心。在这里,不仅衣食住行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中心内设有的活动室、理发室、棋牌室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在这里住的很舒畅、很幸福。”仓觉老人说。
  地热供暖实施过程当中,核心问题是地热资源可持续性。布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通过中国工程院的多吉院士和两位留美博士,对错那县地热资源的持续利用,从技术上攻克了这一难题。”
  目前,错那县依靠其境内丰富的地热资源,采用“地热+水源热泵”的供暖原理和“地盘管+风机盘管”的取暖模式,合理利用地热资源,实现了地热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过去的一年,错那县进一步实施了曲卓木、卡达、觉拉、麻麻四所完小和幼儿园清洁能源供暖工程并交付使用,惠及学生715人。按照规划,曲卓木乡和浪坡乡高海拔乡镇集中供暖项目也力争在今年开工实施,届时不仅是错那县城,更多的乡镇居民也将彻底与寒冷说再见。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错那县城的许多建筑物外,都会悬挂与众不同的外挂机。据了解,这正是错那县正在实施的另一项民生保障工程——集中供氧工程。
  错那县县城集中供氧工程总投资8941万元,供氧面积约8万平方米,目前共修建了25个供氧机房,34个县城单位室内供氧管道及设备安装。供氧方式分为公建部分采用集中供氧,供氧方式为弥散式;廉租、周转房采用独立供氧,供氧方式为弥散和鼻吸相结合。
  扎西罗布同样是集中供氧的受益者之一。作为一位民警,过去他在外勤执行任务过后,由于缺氧往往需要休养几天,才能正常工作。如今,家里安装了家用制氧机,只需要带上鼻吸休息一晚,身体就可以得到快速恢复。
  “供暖供氧全覆盖以后,居民的生活工作环境,有了大大的改善,睡眠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由于气候非常寒冷,氧气含量低,居民们不同程度的患上了各种疾病,现在大家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布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