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工程地质
洞庭盆地及江汉盆地区域地温梯度的分布及其随深度的变化
1.地温梯度的分布。
二湖盆地地温梯度的分布与地温分布的特征相类似。在北部的江汉盆地,地温梯度高,南部的洞庭盆地的地温梯度则较低。
北部江汉盆地的地温梯度一般在3.0-3. 50C/100m左右,盆地中心的广华寺、王场、潜江、新沟咀、沙市及江陵等地区的地温梯度大多在2. 5-3.O℃/100m;在盆地边缘为2.0-2.5℃/100m;在王场构造、广华寺构造的北部,地温梯度较其南部偏低,一般在3.0-3.5℃/100m。
洞庭盆地的地温梯度约3.0℃/100m左右,在盆地外围,即常德以东、沅江和岳阳地区,地温梯度多在2. 5-3. 0℃/100m;益阳、常德、澧县等盆地边缘地区的地温梯度一般为2.0-2.50C/100m。
二湖盆地的地温分布是有区域性的,但北部江汉盆地都存在高地温梯度分布区;而洞庭盆地则明显地表现为一较简单而偏低的地温梯度分布区。
2. 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变化。
地温梯度随深度逐渐减少的普遍规律较为明显,但盆地中各部位的地质构造特征又使其具有不同的变化和特点。
北部江汉盆地中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变化可分为三种情况.1)王场、广华寺、潜江:
一带的地温梯度在1000m深为3.1-5.0℃/lOOm} 2000m深的地温梯度为2.4-3. 4℃/100m,如将浩口考虑在内,则可增大至3.8℃/lOOm,至3000m深则减小到2.15-3.0℃/lOOm或:
3.15℃/100m;但在局部深度段则可增大至3.4℃/100m; 4000m深处为2.08-2.9℃/100m,当至4700m深时,其梯度值为2.05-2.8℃/100m;2)钟市地区的钻孔较深,多在2000m左:
右,共地温梯度比上述地区为低,lOOOm深的地温梯度大多在2.4-4. IC/lOOm, 1500m深在2. 3-3. 30C/100m之间;至3000m深则降至2.2-3. 080C/100m13)盆地边缘地区包括当阳I;A东、应山等地区,其3000m深地温梯度为2.25-3.050C/100w 4000m深时则达2.15-2.85℃/100m或高至3.15℃/lOOm,深度增至5000m时为2.0-2. 75qC/lOOm左右。另据应维华(1984)的研究,王场油田的地温梯度在2000m深以上为3.7℃/100m,2000m以下为2.6℃/100m,易在有关王场油田的地温研究报告中,也提到2000m深以上的地温梯度在3℃/100m以上,并符合于T=25+0.03L的直线方程式,而在2000m以下则发生变化且不符合上述规律。这些分析结果均与本研究所提出的梯度变化范围是一致的。由上可知,江汉盆地的地温梯度能三种情况中,都显示其中上部梯度变化较大,而随深度的增加则逐步趋子一致,这反映了区域地温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
根据边缘的少数钻孔分析,南部洞庭盆地地温梯度随深度变化也很明显,浅处500m深的地温梯度大多在2.1-3. 60C/lOOm之间,lOOOm深处为1.65-2.5℃/100m,随岩深度增至1500m,其梯度为1.58-2.2℃/100m,且多集中于2.0-2.2℃/100m之间。2000m深时的地温梯度大多在1. 7-2. 15℃/100m,向深处由于岩性的变化梯度稍有增长在1.65-2.20℃/100m之间。由于钻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故其地温梯度偏低,但随深度减小的趋势仍十分明显。盆地内部沅江凹陷地温梯度较高;据资料1’推算,在2000m深处其地温梯度约在3.2℃/100m左右。
综上所述,二湖盆地的地温梯度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均很明显,其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在同等深度上北部江汉盆地要比南部的洞庭盆地高出0. 5-0. 8℃/100m,盆地内部差异相对较小,这都反映了它们的地质构造条件是不同的。
二湖盆地地温梯度的分布与地温分布的特征相类似。在北部的江汉盆地,地温梯度高,南部的洞庭盆地的地温梯度则较低。
北部江汉盆地的地温梯度一般在3.0-3. 50C/100m左右,盆地中心的广华寺、王场、潜江、新沟咀、沙市及江陵等地区的地温梯度大多在2. 5-3.O℃/100m;在盆地边缘为2.0-2.5℃/100m;在王场构造、广华寺构造的北部,地温梯度较其南部偏低,一般在3.0-3.5℃/100m。
洞庭盆地的地温梯度约3.0℃/100m左右,在盆地外围,即常德以东、沅江和岳阳地区,地温梯度多在2. 5-3. 0℃/100m;益阳、常德、澧县等盆地边缘地区的地温梯度一般为2.0-2.50C/100m。
二湖盆地的地温分布是有区域性的,但北部江汉盆地都存在高地温梯度分布区;而洞庭盆地则明显地表现为一较简单而偏低的地温梯度分布区。
2. 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变化。
地温梯度随深度逐渐减少的普遍规律较为明显,但盆地中各部位的地质构造特征又使其具有不同的变化和特点。
北部江汉盆地中地温梯度随深度的变化可分为三种情况.1)王场、广华寺、潜江:
一带的地温梯度在1000m深为3.1-5.0℃/lOOm} 2000m深的地温梯度为2.4-3. 4℃/100m,如将浩口考虑在内,则可增大至3.8℃/lOOm,至3000m深则减小到2.15-3.0℃/lOOm或:
3.15℃/100m;但在局部深度段则可增大至3.4℃/100m; 4000m深处为2.08-2.9℃/100m,当至4700m深时,其梯度值为2.05-2.8℃/100m;2)钟市地区的钻孔较深,多在2000m左:
右,共地温梯度比上述地区为低,lOOOm深的地温梯度大多在2.4-4. IC/lOOm, 1500m深在2. 3-3. 30C/100m之间;至3000m深则降至2.2-3. 080C/100m13)盆地边缘地区包括当阳I;A东、应山等地区,其3000m深地温梯度为2.25-3.050C/100w 4000m深时则达2.15-2.85℃/100m或高至3.15℃/lOOm,深度增至5000m时为2.0-2. 75qC/lOOm左右。另据应维华(1984)的研究,王场油田的地温梯度在2000m深以上为3.7℃/100m,2000m以下为2.6℃/100m,易在有关王场油田的地温研究报告中,也提到2000m深以上的地温梯度在3℃/100m以上,并符合于T=25+0.03L的直线方程式,而在2000m以下则发生变化且不符合上述规律。这些分析结果均与本研究所提出的梯度变化范围是一致的。由上可知,江汉盆地的地温梯度能三种情况中,都显示其中上部梯度变化较大,而随深度的增加则逐步趋子一致,这反映了区域地温分布的一个重要特点。
根据边缘的少数钻孔分析,南部洞庭盆地地温梯度随深度变化也很明显,浅处500m深的地温梯度大多在2.1-3. 60C/lOOm之间,lOOOm深处为1.65-2.5℃/100m,随岩深度增至1500m,其梯度为1.58-2.2℃/100m,且多集中于2.0-2.2℃/100m之间。2000m深时的地温梯度大多在1. 7-2. 15℃/100m,向深处由于岩性的变化梯度稍有增长在1.65-2.20℃/100m之间。由于钻孔多分布于盆地边缘,故其地温梯度偏低,但随深度减小的趋势仍十分明显。盆地内部沅江凹陷地温梯度较高;据资料1’推算,在2000m深处其地温梯度约在3.2℃/100m左右。
综上所述,二湖盆地的地温梯度随深度变化的特征均很明显,其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在同等深度上北部江汉盆地要比南部的洞庭盆地高出0. 5-0. 8℃/100m,盆地内部差异相对较小,这都反映了它们的地质构造条件是不同的。
上一篇 > 洞庭盆地及江汉盆地地温分布的控制因素
下一篇 > 洞庭盆地及江汉盆地区域地温分布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