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座机:027-87580888
手机:18971233215
传真:027-87580883
邮箱:didareneng@163.com
地址: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武汉)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为何地热能需要综合利用?
1.1地热能来源
所谓地热能,简单地说.就是来自地下的热能,即地球内部的热能。据计算,地球陆地以下五公里内,15摄氏度以上岩石和地下水总含热量达1.05E25焦尔,相当于9950万亿吨标准煤。按世界年耗100亿吨标准煤计算,可满足人类几万年能源之需要.如果把地球上贮存的全部煤炭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作为标准来计算、那么,石油的贮存量约为煤炭的3%,目前可利用的核燃料的贮存量约为煤炭的15%,而地热能的总贮存量则为煤炭的1.7亿倍。
1.2地球构造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实心椭球体,它的表面积约为5.11x108km2,体积约为1.0833x1012km2,赤道半径为6378km,极半径为6357km。地球的构造好像是一只半熟的鸡蛋,主要分为3层。
1)地壳:地球的员外面一层,即地球外表相当于鸡蛋壳的部分,地壳由土层和坚硬的岩石组成,它的厚度各处不一,介于10—70km之间,2)地幔:地球的中间部分,即地壳下面相当于鸡蛋白的部分,也叫做“中间层”,它大部分是熔融状态的岩浆.地幅的厚度约为2900km,它内硅镁物质组成,温度在1000℃以上.
3)地核:地球的中心,即地球内部相当于鸡蛋黄的部分.地核的温度在2000—5000 ℃之间,外核深2900—5100km,内核深5100M以下至地心,一般认为是由铁、镍等重金属组成的。
关于地热的来源源问题,目前有许多不同的假说,因此,关于地热的来源问题,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是,这些解释都一致承认,地球物质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是地热的主要来源。放射性元素有铀238、铀235、针232和钾40等,这些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原子核能的释放过程。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无需外力的作用,就能自发地放出电子、氦核和光子等高速粒子并形成射线。在地球内部,这些粒子和射线的动能和辐射能,在同地球物质的碰撞过程中便转变成了热能。
1.3地热形成因素
2.2地热分类
通常我们把地热资源根据其在地下热储中存在的个同形式,分为蒸汽型、热水型、地压型、干热岩型资源和岩浆型资源等几类。在上述5类地热资源中,目前能为人类开发利用的.是地热蒸汽和地热水两大类资源,人类对这两类资源已有较多的应用;干热岩和地压两大类资源尚处于试验阶段,开发利用很少。不过,仅仅是蒸汽型资源和热水型资源所包括的热能,其储量也是极为可观的。仅按目前可供开采的地下3km范围内的地热资源来计算,就相当于2.9×1012 t煤炭燃烧所发出的热量。
2.2.1蒸汽型资源
蒸汽型资源是指地下热储中以蒸汽为主的对流水热系统,它以产生温度较高的过热蒸汽为主,掺杂有少量其他气体,所含水分很少或没有。这种干蒸汽可以直接进入汽轮机,对汽轮机腐蚀较轻,能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但这类构造需要独特的地质条件,因而资源少、地区局限性。
2.2.2热水型资源
热水型资源是指地下热储中以水为主的对流水热系统,它包括喷出地面时呈现的热水以及水汽混合的湿蒸汽。这类资源分布广、储量丰富,根据其温度可分为高温(>150℃)、中温(90—150℃)和低温(90 ℃以下)。
2.2.3地压型资源
地压型资源是一种目前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但可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地热资源.它以高压水的形式储存于地表以下2—3Km的深部沉积盆地中,并被不透水的盖层所封闭,形成长1000km、宽数百千米的巨大热水体。地压水除了高压、高温的特点外,还溶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如甲烷等)。所以,地压型资源中的能量,实际上是由机械能(压力)、热能(温度)和化学能(天然气)3个部分组成的。
2.2.4干热岩型资源
干热岩型资源是比上述各种资源规模更为巨大的地热资源。它是指地下普遍存在的没有水或蒸汽的热岩石。从现阶段来说,干热岩型资源专指埋深较浅、温度较高的有开发经济价值的热岩石。提取干热岩中的热量,需要有特殊的办法,技术难度大。
2.2.5岩浆型资源
岩浆型资源是指蕴藏在熔融状和半熔融状岩浆中的巨大能量,它的温度高达600—1500℃左右。在一些多火山地区,这类资源可以在地表以下较浅的地层中找到,但多数则是埋在目前钻探还比较困难的地层中。
(2)特殊热源型。数十亿年来地壳岩层一直在经历着断裂、挤压、折曲及破碎等变化。每当岩层破裂时,地球深部的岩浆就会通过裂缝向地表涌来。如果涌出地表,即成为火山爆发。如果停驻在地表下一定的深度,则成为岩浆侵入体。根据板块学说,在各大板块的交接处形成了有丰富地热资源的地热带。
1).环太平详地热带
2).大西洋洋中脊型地热带
3).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型地热带
4).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缝合线型地热带 3.2 地热在中国的分布 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地热资源普查、勘探表明,中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其中盆地型地热资源潜力在2000亿吨标准煤当量以上。全国已发现地热点3200多处,打成的地热井2000多眼,其中具有高温地热发电潜力有255处,预计可获发电装机5800MW,现已利用的只有近30MW。
1).高温地热资源
2).中、低温地热资源
中国的中、低温地热资源中可用于非电直接利用的有2900多处, 其中盆地型潜在地热资源埋藏量约相当于2000亿t标准煤。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华北盆地、江汉盆地、渭河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众多的山问盆地以及东南沿海的福建、广东、赣南、湘南等地。
4. 地热发电原理及分类
4.2 分类: 按照载热体类型、温度、压力和其他特性的不同,可把地热发电的方式划分为地热蒸汽发电和地下热水发电两大类.
4.2.1.地热蒸汽发电
(1)背压式汽轮机发电系统。最简单的地热干蒸汽发电,是采用背压式汽轮机地热蒸汽发电系统。 工作原理:首先把干蒸汽从蒸汽井中引出,先加以净化,经过分离器分离出所含的固体杂质,然后就可把蒸汽通入汽轮机做功,驱动发电机发电。做功后的蒸汽,可直接排入大气;也可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加热过程。
(2)凝汽式汽轮机发电系统 为提高地热电站的机组出力和发电效率,通常采用凝汽式汽轮机地热蒸汽发电系统。 在该系统中,由于蒸汽在汽轮机中能膨胀到很低的压力,因而能做出更多的功。做功后的蒸汽排入混合式凝汽器,并在其中被循环水泵打入冷却水所冷却而凝结成水,然后排走。 在凝汽器中,为保持很低的冷凝压力,即真空状态,设有两台带有冷却器的射汽抽气器来抽气,把由地热蒸汽带来的各种不凝结气体和外界漏入系统中的空气从凝汽器中抽走 两种方式:闪蒸地热发电系统;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4.2.2 地下热水发电
1)单级闪蒸地热发电系统(又包括湿蒸汽型和热水型两种);2)两级闪蒸地热发电系统;
3)全流法地热发电系统;
(2)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利用地下热水来加热某种低沸点工质,使其产生蒸汽进入汽轮机工作。双循环地热发电也叫做低沸点工质地热发电或中间介质法地热发电,又叫做热交换法地热发电。在这种发电系统中,低沸点介质常采用两种流体;一种是采用地热流体作热源;另一种是采用低沸点工质流体作为一种工作介质来完成将地下热水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所谓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即是由此而得名。常用的低沸点工质有氯乙烷、正丁烷、异丁烷、氟利昂—11、氟利昂—12等。
优点:利用低温位热能的热效率较高:设备紧凑,汽轮机的尺寸小;易于适应化学成分比较复杂的地下热水。
缺点:不像扩容法那样可以方便地使用混合式蒸发器和冷凝器;大部分低沸点工质传热性都比水差,采用此方式需有相当大的金属换热面积;低沸点工质价格较高,来源欠广,有些低沸点工质还有易燃、易爆、有毒、不稳定、对金属有腐蚀等特性。
单级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 两级双循环地热发电系统; 闪蒸与双循环两级串联发电系统。
5. 地热直接利用
上一篇 > 地热运维地热能项目进化之道
下一篇 > 浅层地热能利用技术